
(個人主觀感受,僅供參考)
立冬,在習俗上是進補的日子,但在立冬當天因隔天要上班之故得提早離家,只好挑前一天晚上與家人一同進補。
食紳枸尾雞料理專賣店位在北安路相當熱鬧的區段,紅色為基底的招牌相當顯眼,加上店名「食紳」與大家耳熟能詳的周星馳電影「食神」音近,使人經過時不免留下深刻印象。
店門口便有關於枸尾雞的說明,對於中藥不甚了解的我也稍稍增長了一些知識。
順帶一提,食紳是新營阿洲枸尾雞的分店喔!
店裡有八張圓桌,一桌基本上坐六人,不過仍可做調整。空間相當寬敞,光線也足,整體給人十分整齊清潔的感覺。也有提供小朋友使用的兒童椅。
【店內座位擺設↓】
【櫃臺↓】
【藝人顏正國用餐紀念照↓】
【店家料理鍋物及麵線區↓】
用餐消費方式為先視人數點鍋,一份為(350元)兩人份,兩份(600元)為四人份,因我們有三人,故點兩份。其餘食材需至旁邊冰箱自取,店內有價目表,不過有的價目表上沒有的食材大都有清楚標價,若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詢問店家人員。
除了飲料外,店家有提供啤酒類供想要小酌一番的客人取用,但請記得「喝酒不開車,開車不喝酒」,珍惜自己與他人的生命。
【價目表↓】
【供自取的冰箱內食材↓】
【乾香菇(埔里香菇)、鴕鳥肉、雞心↓】
【鴨腸、下水(鴨胗)、珊瑚菇↓】
【秀珍菇、白玉菇、玉米筍↓】
【鮮香菇、金針菇、柳松菇↓】
【綠豆粉絲、米血、水晶餃↓】
【杏鮑菇、黑木耳(50元)、豆皮↓】
【山藥↓】
【凍豆腐、鳥蛋↓】
【臺灣啤酒、百威啤酒↓】
【海尼根↓】
【沾醬、飲料類↓】
【高麗菜與茼蒿↓】
店家放在冰箱中的食材都是用保鮮膜封好,可看出店家在衛生上很講究,菜也洗得相當乾淨。
就座後,店長親切地拿來了他們自製的豆瓣沾醬,並親自介紹他們的招牌:鴕鳥肉、埔里香菇及豆皮。豆瓣沾醬相當甘甜,甜味中和了辣味,所以怕辣的人不用擔心,可以放心取用。
【豆瓣沾醬↓】
【鴕鳥肉↓】
【埔里香菇↓】
【豆皮↓】
在等待食材煮熟期間,店家送來了豬油麵線,油蔥、大蒜加上一些芹菜末,吃起來不會油膩,算是清淡風味,若喜歡重口味的客人,可稍微淋些湯汁或依店家建議加些他們的沾醬。不過這麵線可要趁熱吃,冷了較容易結成一團。
【豬油麵線↓】
接下來介紹枸尾雞湯囉!
雞湯以枸尾草、枸杞、紅棗、人參鬚及烏骨雞作熬煮。個人不喜歡太濃的燉補中藥味,但這鍋雞湯不會讓我產生排斥感,喝了幾口湯感覺爽口不油膩,不像一般雞湯上常浮有一層油,帶有淡淡不刺鼻的中藥香氣。裡頭的烏骨雞吃起來肉質相當有彈性,沒有「柴柴」的口感,分量也是很有誠意。
【未放其他食材前的枸尾雞湯↓】
【使用的是烏骨雞肉↓】
除了店家推薦的鴕鳥肉、埔里香菇及豆皮外,我們也拿了青菜及其他食材。
【柳松菇↓】
【下水(鴨胗)↓】
【珊瑚菇↓】
【金針菇↓】
【黑木耳↓】
【雞心↓】
【凍豆腐↓】
【水晶餃↓】
【食材下鍋後的枸尾雞湯↓】
食材都相當新鮮且乾淨,尤其是菇類的根部,沒有殘留泥土,所以很放心地下鍋。
【鴕鳥肉↓】
店家用鴕鳥肉代替牛肉的原因在於兩者營養價值接近,口感也十分相似,但鴕鳥肉的膽固醇遠低於牛肉,沒有過多的油脂,對於想吃牛肉的高血脂病人可是個福音,大可放心大快朵頤一番。
【埔里香菇↓】
埔里香菇較一般香菇乾,但香氣較為濃郁,放入湯內熬煮一段時間,湯頭更增添了一股香菇的鮮甜味。吃起來口感較一般香菇厚實,咬下去後其吸入的湯汁也隨之流出,越咀嚼越感到其香氣在口中漫延開來。
【豆皮↓】
店家用的豆皮不是一般油炸的豆皮,是特地去找的非基改豆皮,不僅如此,可發現豆皮完全未經過油炸,對人的健康更是無害唷!雖然沒有經過油炸,仍能吸足不少湯汁,吃起來也是相當有嚼勁,最重要的是沒有一般油炸豆皮常有的刺鼻油味,放在湯裡煮也不會一下子就爛掉、化開。
過去我所接觸的補湯多是以當歸為主,但有時那股濃厚的味道頗讓我不敢領教,相信也有不少人也是如此,不過適當補補身子又是必要的。而這次品嘗枸尾雞湯,讓我相當驚喜的是自己不但不感到排斥,反而相當喜愛那淡淡、清爽不膩口的滋味。
要離開前,順便詢問了店家沒提供沙茶醬的原因,老闆告訴我,他們希望自己店內提供的食材都能由自己處理為主,這樣才有辦法做到確實把關,若用市售的沙茶醬,他們便無法控管食物的品質了。就老闆給我的答覆及自己在店內用餐的經驗,相信店家用心程度應是值得肯定的。
故在此推薦店家的枸尾雞湯,讓想在冷天氣進補的人們多一項選擇囉!
【店家名片↓】